2015年08月 吲达帕胺降压治疗减少卒中再发风险——第十三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纪实
2015年8月15-16日,第十三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心脑血管疾病防控重在临床实践”暨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第一届年会、北京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专家委员会2015年年会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开幕。此次会议吸引了全国范围内高血压和脑卒中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医务人员,通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趋势和治疗方法的深入探讨,加深了对我国心脑疾病防治现状的认识,增强了医务人员对心脑疾病治疗的信心,共同谱写“心脑大会”的美好未来。 在开幕式上,前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终身主席刘力生教授致辞并发表讲话,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演讲。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的专家在会议中进行了“降压治疗卒中二级预防-PATS研究的启示”学术报告,系统回顾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独立完成第一项脑卒中后降压治疗临床试验(PATS研究)的相关情况,该研究也是国际上第一个较大规模的安慰剂对照的脑卒中后二级预防降压治疗临床试验,所采用的试验药物为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寿比山®吲达帕胺片。
专家指出,“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第一大致死原因,其发病率是冠脉事件的2.5倍,大约80%的急性脑卒中的发生归因于高血压,降压治疗与降低卒中发生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据统计,舒张压每降低5-6mmHg卒中发生率将降低40%,收缩压每降低10mmHg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将降低30%。而PATS研究探讨的就是降压治疗和脑卒中复发率之间关系。”会议上,授课专家从PATS研究的背景、目的、试验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指出PATS试验不仅证实了噻嗪型利尿剂吲达帕胺在降压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吲达帕胺2.5mg/d可使血压降低 6/3 mmHg),并且充分证实了吲达帕胺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卒中再发风险(吲达帕胺2.5mg/d可使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降低29%)。此外,通过对近年来的10项临床试验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利尿剂与RAAS抑制剂在预防卒中再发方面具有明显差异(P<0.0001),利尿剂预防卒中再发效果更优的原因可能与利尿剂降压作用更强有关。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虽然高血压防治领域进展迅速,新型降压药物和治疗手段不断涌现,但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现状仍差强人意,这和利尿剂在临床应用不够有一定的关系。《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中盐敏感患者高达58%,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超过60%,这类患者的发病机制以高钠盐敏感、容量负荷为主,更适合含有利尿剂,尤其噻嗪类利尿剂的降压方案,而吲达帕胺由于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反应,同时还具有更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是利尿降压药中的优先用药选择。
此次心脑医学大会的举行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宴,更是一个启发医学智慧,开拓医疗未来的盛会。通过对心脑医学深入而细致的探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心脑血管专家和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